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国内展示最大的大王乌贼塑化标本!

国内展示最大的大王乌贼塑化标本!总长8.3米,大王乌贼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深海,是第二大软体动物。

2023-08-29 17:53:32
新闻图片
国内首次记录到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出巢影像

8月23日,在有“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洪崩河片区,犀鸟家园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生态摄影师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花冠皱盔犀鸟母子先后出巢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在野外拍摄到花冠皱盔犀鸟宝宝出巢的影像。小犀鸟蓝色的眼睛,第一次探头打量树巢外世界的样子非常呆萌可爱。

2023-08-29 17:53:31
新闻图片
天天学习 | 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存史启智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系列稿件,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传承中华文明、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天天学习2022年9月至12月,一场国家级展览——“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引发参观热潮。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中,一部体量巨大的图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仅是完成出版、展出的三编,就达到了37卷、195册,共计6190万字。这部堪称皇皇巨著的图书,就是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翻开这部鸿篇巨制的扉页,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序言《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映入眼帘:“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国运兴,史学兴。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出版恰逢其时。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中华文明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历史华章焕发出夺目光彩。“盛世修史”就像一支火炬,让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穿越古今,照亮前路。2019年1月,作为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战略工程,《复兴文库》编纂工作全面启动。全书以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中一百多年的奋进历程和光辉成就为基本内容,将180余年的翻天巨变、100余年的艰苦奋斗、10年的踔厉奋发凝结于一部当代巨著,思接百年,鉴往知来。翻开《复兴文库》已经出版的书稿,自《开眼看世界》《新文化运动》起,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镌刻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序言中所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总书记多次用“一面镜子”“一位智者”“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等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历史的价值。2019年1月,国内顶级历史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了一封贺信,既满怀期许,又谆谆叮嘱:“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总书记还希望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知所从来,方明所往。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沿“历史大道”前行,仔细询问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物展品保护情况,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字字千钧,指引未来。总书记“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初心不变。

2023-08-29 17:45:43
新闻图片
新华全媒+|一封温暖的回信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这封复信情真意切,引发美方人士深切共鸣,成为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中美两国民间友好关系向前发展的又一段美好记忆。  习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致信师生对此深感认同,表示将致力于不断增进中美青年合作和人文交流。

2023-08-29 17:45:42
新闻图片
学思践悟担使命 习近平推进这一“事关全局的大事”

沧海横流,砥柱巍然。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百年大党,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期待,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的赶考之路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的第六次党内集中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指出“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他高度重视、以上率下,确保主题教育稳步开局、扎实推进。定方向——以深刻阐述明确任务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正当其势。抓纲带目,纲举目张。在今年五次地方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开展好主题教育把脉定向、深刻阐述。4月,在广东,阐释“以学铸魂”,要求“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5月,在陕西,解读“以学增智”,要求“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6月,在内蒙古,强调“以学正风”,要求“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7月,在江苏,号召“以学促干”,要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7月,在四川,明确“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要求“检验理论学习成效”“检验调查研究成效”“检验推动发展成效”“检验检视整改成效”“检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以学铸魂推动精神洗礼,以学增智强化能力提升,以学正风促进作风转变,以学促干推动事业发展;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确保主题教育开展慎终如始。从四个“以学”到“五个检验、五个要看”,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现场教学课”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悟原理——以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耀智慧光芒,照亮前行之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并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开展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2023年6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十年,每次党内集中教育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是一场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全党大学习。“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这一动员令铿锵有力、催人奋进。如何强化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明路径:“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经党中央批准,主题教育确定了8种学习材料。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当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在全国发行。这部选读,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党员干部以8种学习材料为根本,坚持原原本本学、创新方法学、建章立制学、联系实际学,感悟真理的味道、思想的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有了创新理论的武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拥有了更为澎湃的前行动力。深调研——以务实作风精准施策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良策则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实、细、准、效”这一“五字诀”,是他多年调查研究的经验总结;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抓住症结、解决问题,也是他一贯的工作方式。这次主题教育中,大兴调查研究是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每一次深入调研,都是一次躬行求知。今年以来,从南海之滨到北部边疆,从太湖之畔到川蜀大地,习近平总书记探港口、到企业、入农村、访社区,了解农业示范园、工业园、科技园,察看自然保护区、遗址博物馆、科学实验室……他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辞辛劳,密切联系群众。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到乡村振兴,从区域协调发展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生态文明建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的调研主题涉及各领域各方面。他听取汇报、主持座谈,察实情、谋良策,深入调查研究,既追溯历史,又立足当下,更着眼未来。“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要求全党的,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主题教育中,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各地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并努力将其变为效果清单,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成推进工作的实效。促发展——以实干成效兴党强国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针对这一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部署、提要求。在今年的地方考察调研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亦是关键词、高频词。行走岭南大地,他指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再抵雄安新区,他嘱托“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强调,“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赶赴古城西安,他要求“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踏上河套平原,他希望内蒙古“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前往鱼米之乡,他指出,“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深入天府之国,他强调,“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新起点,新目标。开局之年,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昂扬的斗志带领亿万群众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力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答卷。

2023-08-29 17:45:42
新闻图片
总书记“公开课”|以学增智

编者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特别推出系列长图解《总书记“公开课”》,与您一起从总书记的“知”与“行”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深刻阐明“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并从提升政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2023-08-29 12:36:10
新闻图片
【开学第一课】习言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寄语少年、青年们,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2023-08-29 12:36:10
新闻图片
用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再难也要把道路抢通!”8月17日,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一支党员先锋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清理路面淤泥,一级上士任广学操作装载机铲起淤泥和杂物,快速推到路边的临时堆放点。从8月1日该旅紧急受领防汛救灾任务以来,任广学和战友先后转战8个村镇、16个任务点,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指出,防汛抗洪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会议强调,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七下八上”是我国防汛关键期。华北、黄淮、东北等地,暴雨在台风影响下席卷而来,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风雨同心,使命必达!  一声号令风雷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急驰援防汛救灾一线,与广大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共同构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  华北大地上、白山黑水间,人民子弟兵冒滂沱大雨、战滔滔洪水,全力搜救失联人员,紧急转运被困群众,抓紧抢修受损道路,积极参与救治受伤人员,倾心竭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用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紧急驰援,人民子弟兵永远让人心安  华北地区雨过天晴,河流水位持续回落,翻腾的洪水在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奔流入海。望着渐渐远去的洪峰,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战士申向东长舒了一口气。  脚下,是申向东和战友们用成千上万个沙袋垒起的堤坝;身后,是满身泥渍的官兵们拼尽全力守护的家园。“这样的安宁,来之不易。”申向东感慨。  时间回到20多天前。疾风暴雨中,一份份电文发往各部队。汛情就是命令。第一时间、最快速度,人民军队动若风发,救援行动雷霆万钧般开展起来。  ——军委联指中心跟踪研判汛情灾情发展趋势,密切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管理部等协调对接,加强对各方向救灾行动的统筹调控,指导任务部队科学有序实施抢险救援;  ——中部战区紧急抽调兵力,按照就近用兵原则,迅速组织战区部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战区联指中心前置指挥所,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有序支援防汛救灾;  ——台风北上,北部战区迅速向黑龙江、吉林方向派出前进指挥所,坚持就近用兵、专业用兵、量情用兵,统筹各军兵种、各领域任务兵力抢险救灾;  ——武警部队作战勤务指挥中心24小时运转,根据各方向汛情变化调派兵力、动态协调各类保障,各任务地区武警官兵冲锋在前;  …………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哪里有需要,子弟兵就战斗在哪里!  从永定河到白沟河,从拉林河到牡丹江,在灾区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子弟兵们疲惫却坚定的身影。“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永远让人心安。”“军装的迷彩色,是这个夏天最暖心的颜色!”在相关新闻评论区,网友们表达着对子弟兵的热爱。  闻令而动,他们认真履行使命任务,展现出强大战斗力——  天津警备区紧急动员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百余架次,取空中加水下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设定航线,实时回传影像,运用科技手段和力量进行防洪巡堤,为军地指挥决策提供高效、准确的灾险情信息。  战斗力,总是在任务中得到检验。在各战区联指中心指挥下,任务部队灾情信息获取更加迅捷,兵力指挥调度更加高效,诸军兵种协同更加顺畅,任务官兵突击力攻坚力更加强大。  向险而行,他们翻山越岭运送物资,给群众带来安全感——  当在途的K396次列车因暴雨被紧急扣停时,武警北京总队40余名官兵组成先头救援力量,每人背负近百斤救援物资,徒步跋涉4个多小时,将物资送给群众。  “看到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一名乘客激动地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车上人员全部脱困。一句句“解放军来了”不断回响,灾区群众战胜洪水的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挺膺担当,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起座座战斗堡垒——  8月5日,牡丹江水位快速上涨,北部战区空军某旅党员突击队队员扛沙袋、推小车,主动承担最重的筑堤任务。经过任务官兵连续10多个小时奋战,一道长200余米、高1米的阻隔沙墙牢牢筑起。  “党员骨干就是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敢于攻坚克难,时刻冲锋在前。”该旅某连指导员沈忱的话语,诉说着抗洪一线党员的心声。他们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让党旗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是解放军,我们来救您!”8月10日,北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官兵在黑龙江省宁安市高丽房沟使用无人机侦察时发现4名被困村民,穿过洪水成功将4人救出。  一位90多岁的老人眼中噙着热泪,拉着官兵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谢孩子们,是你们救了我的命!”  一边是汹涌的洪水,一边是群众的家园。对于将人民群众利益举过头顶的子弟兵来说,这是一场不能打输、不能撤退的战斗。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全力以赴。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奔袭15公里赶到斋堂镇沿河口村,挽起裤腿、背上村民,在湍急的河水中一趟趟往返;  在河北省涿州市,海军后勤部某部官兵跳进齐腰深的洪水,连续搜寻5个多小时,先后将48名受困群众护送至安全地带;  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武警黑龙江总队哈尔滨支队官兵连续奋战19个小时,垒筑起1.5米高、1000多米长的“大堤”,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在这场保卫人民的战斗中,我们记住了子弟兵许下的铿锵誓言——  “我右手边是大清河,左手边是天津老百姓的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就应该站在中间,死死地将河水挡住。”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班长李江龙说。  他们用行动,践行了承诺。为了应对大清河两侧堤坝可能出现的险情,该旅官兵在巡堤排险之余,加班加点制作了500多个防洪石笼。40米一卷的铅丝网片,他们用了几百卷。大家说,自己少睡点,为的是让天津老百姓睡得更踏实。  在这场保卫人民的战斗中,我们见证了子弟兵无畏的血性胆气——  “同志们,我们是‘守如泰山连’,先辈打仗时守如泰山,如今抗洪抢险我们也要守如泰山。”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守如泰山连”指导员于峻松一番动员,战士们斗志昂扬,号子声响彻大堤。  一级上士高军孝,之前腰部受过伤,依然坚持跟随连队执行任务;排长李克清一直坚守在最危险的任务区,双手血泡被磨破,依然挺在一线扛沙袋,筑堤坝……任务面前,全连官兵昼夜奋战,没有人退缩。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句歌词,生动地道出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致敬无畏逆行的勇士”“缅怀战友,致敬英雄”……在吉林省舒兰市人武部门口,许多群众前来悼念奔赴救灾一线途中光荣牺牲的该部上校政治委员周昆训。群众送来的花朵上,一张张卡片写满感情真挚的留言,诉说着对周昆训的钦敬。  8月4日凌晨,舒兰市金马镇汛情告急。已连续奋战15个小时的周昆训,放下刚刚端起的盒饭,马不停蹄赶赴现场应急处置。他乘坐指挥车行进时突遇洪流,导致车辆失控、漂移、侧旋坠入水中。周昆训被洪水冲走,光荣牺牲。在周昆训的宿舍里,桌面上留着他牺牲前写下的文字:“军民同心协力,共守舒兰安宁。”  抗洪一线,挺身而出;攻坚克难,英勇奋战。  事实再次证明,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人民群众美丽家园的忠诚守护者,人民军队永远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齐心协力,加快重建美好家园  “这些相框要挨个打开,取出照片后用湿巾擦拭。要是照片被打湿了,先放在窗台上晒一晒……”洪水退去,北京卫戍区某团200余名官兵来到北京市昌平区瓦窑村,对文体活动中心、幸福晚年驿站等场所进行清淤消毒。带队执行任务的该团某连连长王德龙叮嘱战士们,清理工作要细之又细。  清淤任务结束后,不少村民赶到驿站,为官兵送来矿泉水、方便面,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该团现场指挥员马鸿旭一边婉拒大家的好意,一边代表全体官兵表示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人民子弟兵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谢谢乡亲们。我相信,咱们齐心协力,这个坎很快就会过去!”  当前,受灾地区进入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关键阶段。在华北、东北等地,各任务部队陆续投入到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重建工作中。  在这场重建家园的战斗中,他们争分夺秒、通力协作——  日前,河北省涿州市人武部向全市民兵发出“再造秀美家园”号召,青年民兵积极响应,就近就便参与村镇清淤工作,汇入重建家园的队伍。一支支民兵分队加入到垃圾清扫、淤泥清理等工作中,干得热火朝天。  他们用铁锹、扫把和簸箕迅速将街道上的砖块、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积水严重的地方,乘着冲锋舟,逐段打捞漂浮在河面上的枝干树杈、塑料包装等杂物。“早一点儿完成清理工作,受灾群众就能早一天恢复生产、建设家园。”涿州市人武部指挥员朱宏业表示。  在这场重建家园的战斗中,他们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这是我的责任!”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民兵杨潇穿着雨鞋、手拿铁锹,帮助村民清理屋前的淤泥。  此次门头沟区参与抗洪抢险的民兵中近一半是退役军人,这个消息让杨潇十分振奋:“又可以和战友们一起战斗!”洪水退去后,不少群众的家中淤泥有几十厘米厚。杨潇说,退役不褪色,他会继续和其他民兵一起战斗,帮助受灾群众早日重建家园。  在这场重建家园的战斗中,他们呵护群众、用心用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单城镇政久村,有近2/3的农田被淹,数百户村民受灾。政久村曾是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结对帮扶的村子,得知消息后,刚从拉林河畔执行完抗洪抢险任务归建的该旅官兵,立即带着各类生活物资和药品支援该村。  当天,该旅抽组多支小分队进村入户,医疗小分队为村民检查身体,并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医送药;防疫小分队对水源地、垃圾处理场等进行防疫消毒;清扫小分队上门提供清理垃圾、维修房屋等暖心服务。  “我们是心理医生,有啥闹心事儿就跟我们说说,我们帮您分析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一支医疗队在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进行义诊时,听说有村民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便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心理专家印红梅耐心地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  “洪灾发生后,我好几天没睡好觉了”……印红梅静静地倾听村民诉说,轻轻地拉上窗帘,播放舒缓的音乐,村民的情绪渐渐平静。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官兵们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身上长出痱子、红疹,群众自发为他们送去饮用水、痱子粉和热腾腾的饭菜。一位老人拉着官兵的手激动地说:“解放军是我们的亲人。有党和政府在,有子弟兵在,群众重建家园就有信心!”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在这场抗洪防汛的战斗中,军地合力、风雨同舟,书写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崭新篇章。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一名武警战士被水流冲倒,但紧抱孩子的双手始终未松开。另一名战士在急流中奔跑上前,第一时间把孩子接了过来。一名网友的留言赢得许多赞同:“洪流中,子弟兵是双永远不会松开的手。”  军爱民、民拥军,是这场抗洪防汛战斗中最动人的“双向奔赴”。当前,我国仍处于主汛期,全国多地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仍然高发,一些流域仍存在洪涝灾害风险。子弟兵这双“不会松开的手”,将永远守护群众、捍卫家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受灾地区一定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夺取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2023-08-29 12:36:09
新闻图片
遇见习近平|我正在读懂中国

05:37门杜,喀麦隆人,北京大学留学生他参与撰稿了两封致习近平主席的书信门杜很快收到了回信信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主席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这几年门杜在中国走了很多地方他还专门去了习主席到过的江西神山村他目睹了神山村通了路 有了电商 摆脱了贫困门杜说“我对习主席的治国理政非常感兴趣尤其对精准扶贫感兴趣中国为什么能非洲怎么才能目前非洲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我是专门来学习习主席的精准扶贫我想了解到底怎么运作的”

2023-08-28 21:04:30
新闻图片
联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联播+8月26日,在结束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回到国内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疆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央视网《联播+》特撷取总书记讲话中的关键要点,与您一起学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2023-08-28 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