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下午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这是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织绣技艺点赞。【1】苏绣温婉细腻,一针一线,一沉一浮,绣造出两千多年的悠长岁月,展示着江南水乡的柔美风情,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典雅韵味。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看着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听闻四代人传承的故事,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2】“九仙织女下凡间,开创黎锦三千年。”黎族儿女手中的黎锦纺、染、织、绣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锦,以其古朴的图案与斑斓色彩,彰显着黎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时,遇到了一个7岁的男孩。他很小时就跟着奶奶学织锦,长大后的梦想是“想跟奶奶一样”。总书记说:“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习近平总书记沿长廊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3】藏毯是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这项古老技艺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青海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位于西宁的加牙村是著名的藏毯专业村。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考察调研。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块块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藏毯挂满展示墙。“真是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走近察看,不时用手触摸感受藏毯的质地。看到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正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总书记停下脚步,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4】苗绣,被称为“彩线绣成的无字史诗,穿在身上的民族图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针走线五彩缤纷,制作手法千变万化,刺绣图纹寓意丰富,诉说着苗族古老的历史,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注入了独特魅力。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扶贫车间里,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5】潮绣始于唐代,属我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门派,以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著称,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2006年,潮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总书记在同非遗项目传承人亲切交流时连连称赞,“这个要耗费不少心力和时间吧!”“潮州人不愧是做工夫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以丝线为笔触,以绣布为画卷,经纬交织之处勾勒出天地万象。习近平总书记曾赞叹:“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一方方锦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了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各族人民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也将织就更加美好的锦绣中国。策划:储学军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执行:万方 王子晖 翁伟庆 杨昱主笔:赵刚 潘子荻设计:樊珊珊 初林新华网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雪山、繁花、溪流、古城,丽江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古城考察。跟随人民日报“拾光纪”的镜头,一起探寻这座古城生生不息的密码。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彩云之南,世界花园象征着美好生活的鲜花是云南产业的一张名片从上世纪末的“以路为市”发展到今天的全链条、大产业鲜花经济蓬勃发展在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下一桩桩“花田喜事”云南省昆明市呈贡龙街乡斗南村是中国有名的“花乡”,全村几乎家家种花。这是一位当地花农挑着一担鲜花去花卉交易市场出售(1999年6月2日发)。2017年2月14日,消费者在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场选购玫瑰花。2024年11月25日,消费者在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卉市场内选购花卉。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每10支鲜切花,就有7支来自昆明种植、收获、交易、运输……“亚洲花都”的兴盛源自完整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百姓增收的强大助力2023年10月20日,在云南省安宁市现代农业园区玫瑰种植示范园,技术员田连通在记录太空育种玫瑰花编号。2023年1月31日,台车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运输鲜花。2019年2月15日,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锦苑花卉产业园,花农采摘和搬运鲜花。2023年7月13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对台车上存放的鲜花扫码。2023年7月13日,游客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内购买鲜花。2022年11月11日,花商在云南省昆明市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参加鲜花竞拍。2024年12月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花艺师直播讲解花束制作方法。产业唱戏,科技助力育种、分拣、物流……鲜花经济的各个环节都能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云花”正绽放出无限活力1999年,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在实验室中无性繁殖组培花苗。2023年4月3日,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在实验室播种太空种子。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强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采用遗传育种、航天育种等方式大力开展花卉新品种繁育工作,助力花卉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这是云南某农业研发团队利用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肉眼可见的“自发光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发光(2017年6月21日摄)。2024年8月23日,在云南晋宁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采后处理中心,花农将鲜切花自动分拣流水线上分拣好的鲜花取下,准备放入包装流水线。2024年8月23日,在云南晋宁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采后处理中心,计算机在实时监测自动分拣流水线上的鲜切花。2022年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昆明斗南花市给鲜花贴标签。快递物流时效不断优化、冷链运输技术持续提升,也为中国鲜花加速“出海”保驾护航。2019年2月14日,在泰国曼谷帕空鲜花市场的一家花店,工作人员将从云南进口的鲜花制作成花束和花盒。东南亚是云南花卉的传统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相互开放的产业合作,为双方商贸活动注入新动力。随着昆曼国际大通道打通,经过采摘、分级、修枝、包装、拍卖等过程,云南鲜花只需近40小时的冷链运输便可抵达曼谷。记者:谢环驰 黄敬文 蔺以光 胡超 张可任 郝昭 陈欣波 彭奕凯 许万虎 高咏薇制作:毕晓洋 卢烨 李琰新华社摄影部、云南分社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事关云南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云南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春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连续数日在云贵高原考察调研,送来了温暖、传递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总书记对西部地区的殷殷牵挂,对各族群众的亲切关怀,必将激励包括云贵在内的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云岭风光、民族风情……近年来,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频频“刷屏”、享誉世界。这里是被鲜花簇拥的地方,全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云南咖啡产量占全国98%以上,在国际市场上美誉度越来越高;每到云南“吃菌季”,各地食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参与到一场与大自然的鲜美之约中。漫步在丽江古城,人们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间,感受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还有那群曾经一路北上、刷屏世界的云南亚洲野象群……这些都是云南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文旅产业活力迸发、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生动写照。“云南区位条件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民族众多”,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云南实际,深入分析云南资源禀赋,明方向、谈思路、定举措,为云南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谋划和科学精准的指引。新时代新征程,云南作为西部多民族省份,要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坚定信心、苦干实干,解决好发展中、转型中的各类难题,把特色优势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新时代彩云之南气象万千、活力满满。云南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行不怠,切实增强狠抓落实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主动性,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从实际出发抓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彩云之南春意浓,砥砺奋进正当时。云南各族干部群众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央视评论员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古城考察。他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当地居民和沿途游客十分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能不能邀请您来喝杯咖啡?”总书记同大家亲切交流:“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监制丨申勇记者丨史伟 王鹏飞 邢彬摄像丨李铮 张晓鹏 石伟明 段德文录音丨孙洋
焦点查看详情原标题: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蔡奇陪同考察新华社昆明3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和省长王予波陪同下,先后到丽江、昆明等地考察调研。19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在展厅,他察看玫瑰、马蹄莲鲜切花品种展示,听取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在玫瑰花种植区,他了解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同现场村民、技术人员亲切交谈。他还来到玫瑰花分级包装生产线,察看筛选、分级到包装、发货的全流程,对鲜切花通过物流及时外销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丽江古城有800多年历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场春雪过后,丽江游人如织。习近平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居民和游客见到总书记十分兴奋,争相问好,有的还弹奏乐器、载歌载舞欢迎总书记。习近平频频与大家互动交流,了解商铺经营状况和游客感受。他要求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古城内的木氏土司府衙署见证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习近平察看木府主要建筑,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他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离开时,许多居民和游客围拢过来为总书记送行。习近平激励大家说,丽江有美丽风光,有特色文化,有很高知名度,一定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他祝愿丽江人民的生活如同纳西族的“和”姓一样,幸福安康、和和美美。20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习近平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要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习近平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习近平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重点湖泊环境治理。习近平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风正派、公道处事,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党中央已经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3月20日上午,习近平在昆明亲切接见驻昆明部队上校以上领导干部和基层先进模范、文职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昆明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古城考察。他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当地居民和沿途游客十分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能不能邀请您来喝杯咖啡?”总书记同大家亲切交流:“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现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
焦点查看详情原标题: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蔡奇陪同考察新华社昆明3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和省长王予波陪同下,先后到丽江、昆明等地考察调研。19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在展厅,他察看玫瑰、马蹄莲鲜切花品种展示,听取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在玫瑰花种植区,他了解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同现场村民、技术人员亲切交谈。他还来到玫瑰花分级包装生产线,察看筛选、分级到包装、发货的全流程,对鲜切花通过物流及时外销表示肯定。习近平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丽江古城有800多年历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场春雪过后,丽江游人如织。习近平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居民和游客见到总书记十分兴奋,争相问好,有的还弹奏乐器、载歌载舞欢迎总书记。习近平频频与大家互动交流,了解商铺经营状况和游客感受。他要求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古城内的木氏土司府衙署见证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习近平察看木府主要建筑,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他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离开时,许多居民和游客围拢过来为总书记送行。习近平激励大家说,丽江有美丽风光,有特色文化,有很高知名度,一定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他祝愿丽江人民的生活如同纳西族的“和”姓一样,幸福安康、和和美美。20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习近平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要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习近平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习近平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重点湖泊环境治理。习近平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风正派、公道处事,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党中央已经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任务,联系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这些年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握相关纪律处分条规,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3月20日上午,习近平在昆明亲切接见驻昆明部队上校以上领导干部和基层先进模范、文职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昆明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善作善成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风采。培育特色产业 搞好乡村振兴地处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侗寨考察,夸赞侗族人民朴实、勤劳、有文化、有智慧,鼓励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这令我们备受鼓舞、满怀信心。”黎平县水务局派驻肇兴镇肇兴村第一书记徐信基说,“侗家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发展侗乡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唱响乡村振兴幸福歌。”近年来,贵州大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村BA”“村超”“村马”等“村字号”体育赛事活动接连火爆出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黔东南州榕江县“村超”办公室负责人高松表示:“把‘村超’流量导入村村寨寨,榕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我们将以总书记强调的‘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为指引,做好足球赛事与民族文化、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大文章’。”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果农忙着修枝、施肥、清理果园。“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令天水市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正全印象深刻:“从自发栽植到政府引导规模化种植,从‘靠天收’到‘拼技术’,正是因地制宜发展苹果种植业让天水农民尝到了甜头。我们要全力建设智慧、有机、绿色果园,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村民杨正邦经营的农家乐一清早就开了门。“总书记强调‘民族地区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显它的光彩’,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重要指引。我们要继续保护好十八洞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以民族特色文化赋能旅游,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乡村振兴新风貌。”杨正邦说。传承文化遗产 焕发时代光彩走进侗乡特色产业基地,一件件精美的蜡染工艺品整齐摆放。“总书记十分关心侗族文化,还肯定了我们蜡染合作社的运营理念,我们的发展劲头更足了。”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表示,将努力推出更多满足市场多元需求的文创产品,更好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乌江之畔,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山花烂漫,苗绣非遗传承人杨文丽的“非遗工坊”吸引不少游客到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几年,工坊的人气越来越旺,效益越来越好,古老非遗不断增强大家的文化自信。我们将创新发展思路和创作技艺,培养更多绣娘,带动村民们发展致富,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杨文丽说。海南五指山,水满乡毛纳村绿草如茵。“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要加强系统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水满乡党委书记林豪表示,“我们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系统打造黎族特色村寨新图景,积极培育文明新风,让乡亲们生活更美好、精神更富足。”祖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格斯尔传习所内,民间艺人演绎的史诗《格萨(斯)尔》说唱余音绕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生态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哈日巴日感到重任在肩:“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瑰宝,我们积极搜集资料,建立巴林格斯尔数据库,还组织《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将这部史诗传承好、弘扬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强化创新驱动 优化营商环境向“新”而行,动能澎湃。近年来,贵州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我们倍感振奋,充满干劲。”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朱宗尧表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坚持产业、算力、数据、应用协同联动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生产力。“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爱军说:“山东要立足制造业基础坚实、应用场景丰富等特色优势,推出人工智能赋能应用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去年以来,江苏如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全市新开办企业4606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2590户。如皋市市长王鸣昊说:“习近平总书记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把脉开方’,我们要落实重要讲话精神,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高度重视,让重庆海关关长谢斌深有感触。“我们要携手贵州等西部内陆省份,与沿海沿边地区建立对接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双擎’联动发展。同时落实落细海关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点举措,助力沿线省区市更好融入新通道建设,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谢斌说。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在肇兴侗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肇兴镇肇兴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陆卫敏表示,将以建强党支部为引领,立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做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工作,用心用情为乡亲们办好实事。宁夏银川,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国际村小区的便民利民驿站内,各类活动室、培训班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有序接待着前来咨询的群众。“我们将坚持以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在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通过结对帮扶做好重点人群改善型服务,把‘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做得更扎实。”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为我们的工作指明发力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英会表示,将在以学促干、严查严纠上持续用力,聚焦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执纪,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建设中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健锋牢记在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使命,赓续光荣传统,以优良的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朱健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