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一颗苹果,照鉴党的优良作风,映照为民造福的初心。辽宁锦州,关于苹果的红色故事启人深思。今年春节前夕到辽宁,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起。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解放军战士行军路过,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陕西延安南沟村,建起高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苹果托起了乡亲们的致富梦。2022年10月,总书记来到这里,称赞“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甘肃天水麦积区,一渠洮河水解燃眉之急。花牛苹果长势好、品质优,进冷库、乘轻轨,借助海外仓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9月,总书记专程到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强调“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中国式现代化,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从不能吃人民的苹果,到带领群众发展苹果产业,再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纪律作风一以贯之,价值追求一脉相承,责任使命与时俱进。革命战争年代,党用铁的纪律赢得了民心,“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带领人民缔造了新中国。新征程上,只有继续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才能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专门提到“窑洞对”,寓意深远。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归根到底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14亿多人民汇聚成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凝聚成“汪洋大海”般的前进伟力。
中州铸文鼎,甲骨刻春秋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于此勃兴,文脉汇为长河数千年历史填满山川沟壑诉说着东方文明的兴盛传承“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殷墟遗址所在地。三千多年前,繁盛的城市文明、举世瞩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华彩篇章。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成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2025年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立足文脉资源禀赋创新文化体验表达今日中原正在书写“古为今用”的全新篇章今,是新的空间与传承保护修缮的古迹遗址开发建设的文化地标共构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甬道古今共鸣,新老相映呈现着中华文明的厚重与活力拼版照片:上图为位于河南南阳方城县的八里桥遗址出土的陶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下图为八里桥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袁月明2024年9月11日摄)。八里桥遗址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2024年2月23日,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厅内修复车马遗迹。奉先寺位于河南洛阳龙门西山南段,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摩崖像龛。2022年7月,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完工。这是工作人员在龙门石窟奉先寺进行勘测作业(2022年4月14日摄)。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一景(2025年3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置身清明上河园,游客仿佛置身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中。这是河南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2025年2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座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通过前沿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紧密结合,多维度展示中原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是位于河南洛阳的洛邑古城景区(2023年5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洛邑古城里精致的布景、各色表演和汉服妆造拍摄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今,是新的表达与体验从爆火出圈的“元宵奇妙夜”到“戏剧幻城”的沉浸光景从洛邑古城的汉服打卡到文创周边供不应求目不暇接的新表达、新体验让厚重的中原文明在数字时代幻化出永恒而年轻的色彩2025年2月24日,游客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沉浸体验。2024年10月18日,外国游客在清明上河园内游玩。2023年10月24日,游客在洛阳市洛邑古城身着汉服拍照留念。2023年2月28日,游客在洛阳市洛邑古城游玩。河南卫视2021年端午假期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中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洛神水赋》,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视频截图,河南广播电视台供图)。拼版照片:上图为郑州歌舞剧院的演员在录制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节目(2021年2月20日摄);下图为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内展出的展品(2020年9月24日摄)。这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的“挖宝”过程(拼版照片,2022年5月17日摄)。拼版照片:上图为河南博物院推出的“云纹铜禁”冰箱贴(2022年5月17日摄);下图为河南博物院展出的展品“云纹铜禁”(2019年11月18日摄)。2024年11月4日,参加“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活动的外宾在河南博物院选购文创产品。文脉保护,文化创新“古为今用”的命题下“老家河南”呈上了独有的当代答卷记者:李安 郝源 李嘉南编辑:毕晓洋 许睿 张浩波 周荻潇新华社摄影部、河南分社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题:与中国同行 与机遇同行——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激励国际工商界人士深耕中国投资未来新华社记者孙奕、刘杨、谢希瑶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与会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广阔机遇和成长空间令人振奋,将坚定不移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非凡成就,离不开在华外资企业作出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强调,实践证明,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我们拥有多家公司会员,非常自豪能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作用。”面对面聆听习近平主席对外资企业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表示,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这为跨国经营者投资兴业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商机。外商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普遍得到丰厚回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互利共赢,也同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安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慕德对此深有感触:“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市场的繁荣直接推动了我们业务的持续增长。”“我们已经在华发展30多年,中国市场非常有吸引力。”与会的德国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达表示,伴随在华本土化发展,企业有越来越多十分优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员工,为中国市场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撑,令人对未来前景非常乐观。“中国事业舞台大,市场前景广,政策预期稳,安全形势好,正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鼓舞人心,引发与会人士共鸣。“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许多创新型的外资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投资中国的重要性,而且这种重要意义不只体现在今天,而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从“中国制造”到“新质生产力”,中国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展现出“开创未来”的强劲创造力。“中国世界级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令人赞叹。”美敦力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马萨表示,企业高度重视在中国开展创新合作,希望通过持续在华投资,共同推动全球医疗事业的创新发展。“各方面信息都表明,国际投资者普遍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令人兴奋,一系列技术变革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这与施耐德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为企业推进在华投资及研发注入信心。对于中国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等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和创新做法,与会人士深感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助推外资企业加强在华投资合作。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博乐仁表示,中国营造了一个真正值得投资的环境,其政策稳定性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前来兴业展业。西门子已经融入了中国市场,正加倍努力开展新的投资合作,不仅投资于制造业,还投资于研发、投资于人。“在日益不可预测的全球环境中,这里是一片确定性的绿洲。”在沙特阿美总裁纳瑟尔看来,习近平主席始终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引领互利合作的共赢局面,展现出真正的开放精神。与会国际工商界代表表示,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的国际经济形势背景下,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此时此刻,我们真正需要一个稳定的世界。”谭森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讲到“多边主义”“开放”等关键词,正是向各界释放了强有力的稳定信号。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与会人士对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表认同——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我们对同中国合作有信心,是因为我们和中国都着眼于长期发展。”英特宜家集团首席执行官阳森瑞说,公司“期待继续与中国共同成长”。
3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场会见,汇聚世界目光。习近平主席与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齐聚一堂。习主席高度评价外资企业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再次表达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外资企业合作共赢的坚定信心。他指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从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进一步扩大开放去年3月,同样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这次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习主席进一步指出,今年,我们将扩大一些方面开放试点,还将加快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同时,我们将着力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小门不开”的具体问题,让外资企业在我们已经开放的领域“既准入又准营”。△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做好外资市场准入“减法”,就是在稳外资上做“加法”,释放出中国持续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清晰信号。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就是生动例证。清单从最早190项缩减到现在的全国版29项和自贸试验区版27项,制造业领域已实现“清零”。这个春天,多位知名跨国企业掌门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至沓来,都将中国作为全球布局的重心、开放合作的伙伴。3月23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包括80余位跨国企业高管在内的海内外嘉宾齐聚北京,共同探寻全球经济稳定增长路径。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新高。△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不少嘉宾提前抵达,谈合作,感受中国发展活力。距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海南博鳌,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与会嘉宾围绕“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当前亚洲和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问题,积极探寻解决方案,坚定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信心。面对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影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跨国企业投资中国,具体投什么、怎么投?带着一张中国地图,总台央视记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找到了答案。“我能圈整个地图吗?对我们来说,机遇就是进入所有中国城市。”“我们需要冰雪路面来做汽车冬测,所以我们就必须在东北布局;在重庆、无锡、苏州太仓等很多地区,我们都拓展新业务。”从标注的地图来看,东部地区一如既往很受外资欢迎。同时,中西部特别是成渝地区,另外还有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带来的消费潜力,也在于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在中国大市场的发展舞台上,各类企业公平竞争,拼产品质量、抓前沿技术、优经营管理……良性竞争行为、良好市场氛围,有利于企业创新进取、交流互鉴,实现要素优化配置、行业高质量发展。△参加会见的国际工商界代表在会见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一贯认为,对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理应保障其国民待遇,做到法律适用上一致、地位待遇上平等。我们将保证外资企业依法公平获得生产要素,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整治一些领域的“内卷式”竞争,保障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2025年以来,外资不断用行动为中国投下“信心票”:德国蔡司宣布将在上海购地自建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意大利百旺集团亚洲区总部暨新工厂在苏州高新区开业,日本丰田汽车将在华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到中国去”成为越来越多外商与外资企业的共识。加强服务保障得益于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实施,“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很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智能高铁、刷脸支付、无人机送外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旅行。随着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更多外国人来华经商、工作、学习、生活,推动了经贸、人文合作,促进各类要素跨国流动。以改革的办法为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展现出中国敞开怀抱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多次要求,要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这次会见,传递出中国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加强对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的强烈信号。在会见中,习主席一一列举:中国商务部每月召开一次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听取企业诉求,帮助排忧解难;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重点外资企业,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热情的中国,必将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吹灭别人的灯,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最终只会把自己的路堵住。”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努力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真诚的开放决心、明确的政策取向、不断改善的市场预期,这都是稳外资和吸引外资最靠得住的坚实保障。△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正如中国古语所讲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体现的就是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一个个合作共赢的新故事正在中国这片生机盎然的大地上精彩书写。《时政微观察》近期内容>>时政微观察丨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时政微观察丨徙木立信,久久为功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监制丨马丽君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执笔丨程昱编辑丨江雨航 张亚楠 杨彩云©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参加会见。“近看外交”带你走进活动现场,一起来听听与会代表们怎么说。视频:冯歆然、张文、孙奕、董雪摄影:李学仁、黄敬文、丁林视觉:贾伊宁、高松龄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讲话(2025年3月2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很高兴同大家会面交流。请大家来,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回应大家的关切,支持广大外资企业在华更好发展。我谈4点认识。一、外资企业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这其中也离不开国际社会支持帮助,包括在华外资企业作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资。1979年,中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逐步打开利用外资的大门。1992年,中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外商投资中国全面加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商来华投资越来越多。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进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阶段,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累计设立企业124万家,投资额近3万亿美元。外商来华投资,在中国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二是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产生了积极影响。过去10年,在华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6.4%,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336%。三是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了经济、科技、生态等多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外资企业还积极参与中国脱贫攻坚行动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同中国人民结下深厚友谊。实践证明,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这里,我向所有参与和支持中国发展的外资企业表示衷心感谢!我们高兴地看到,外商来华投资,普遍得到丰厚回报。有的从单一业务扩大为综合经营,有的从驻足一地拓展为多点开花,有的从一个工厂壮大为企业集团,企业实力数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增长。正如中国古语所讲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体现的就是互利共赢。二、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舞台大,市场前景广,政策预期稳,安全形势好,正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愿在此重申,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外资企业在中国可以尽展优势和能力,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中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利用外资法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我们加强外商投资立法,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最早190项缩减到现在的全国版29项和自贸试验区版27项,制造业领域已实现“清零”。近几年,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比较大,我们出台稳外资系列政策,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各地都加强了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这方面工作将越做越好。中国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相信大家在华工作和生活,能够感受到以和为贵、和合共生的文明传承,体验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社会氛围。总之,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希望广大外资企业打消疑虑、坚定信心,放心来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三、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些年,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也确实遇到一些问题。中国政府的态度很鲜明,涉及我们国内管理的问题,就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对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相信随着改革措施落地,大家关切的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我们接下来扩大开放的重点。我专门强调过,落实开放举措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今年,我们将扩大一些方面开放试点,还将加快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同时,我们将着力破解市场准入中“大门开、小门不开”的具体问题,让外资企业在我们已经开放的领域“既准入又准营”。二是关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我们一贯认为,对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理应保障其国民待遇,做到法律适用上一致、地位待遇上平等。我们将保证外资企业依法公平获得生产要素,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整治一些领域的“内卷式”竞争,保障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对于大家的诉求,我们将认真研究,有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三是关于加强服务保障。我多次要求,要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中国商务部每月召开一次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听取企业诉求,帮助排忧解难。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重点外资企业,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做法要坚持下去。涉及多部门的问题,要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共同解决。为增加人员往来和在华便利,这几年中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好。这些年,外商来华投资还遭遇地缘政治因素干扰,这涉及国际政治、外交。我常讲,吹灭别人的灯,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最终只会把自己的路堵住。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中美关系问题,我们始终认为,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经贸摩擦应该通过平等对话磋商来妥善处理。中国将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努力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中国有句古话:“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中国政府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直强调,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华的外资企业,也是应该这样的。四、为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共同努力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承担着重要责任。我们要携手同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我们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当前,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受到严峻挑战。我们要坚守世贸组织理念和规则,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各国通过开放做大共同发展的“蛋糕”。不少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希望大家发出理性声音,采取务实行动,抵制各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摆脱零和博弈,促进合作共赢。我们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搞“脱钩断链”,损人不利己,没有出路。一些外资企业是全球相关产业的“链主”,同大量上下游企业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坚守契约精神、扎根东道国,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希望大家登高望远,不盲从各种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行为,多为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和确定性。我们要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个别国家搞“小院高墙”、关税壁垒,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迫使企业选边站队,作出违背经济规律的选择。这不符合市场规则和开放大势。企业是经营主体,希望大家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市场规则,独立自主作出商业决策,共同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大家不远万里到中国投资,都怀着美好期待而来,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而来。今天的面对面交流,让我们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情、增强了信心。我们愿同广大外资企业一道,在中国这片生机盎然的大地上扩大合作,共同书写互利共赢新篇章。谢谢大家!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远见和智慧。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续写中华民族美德的新篇章。策划:孙志平、樊华统筹:刘佩、杜瑞编导:吴念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参加会见。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习近平指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习主席的讲话令人备受鼓舞,中国的广阔机遇和成长空间令人振奋。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记者丨杨紫童 丁欣 赵婷 姚瑶摄像丨李增仁 杨波 陆泓宇 金雨秋翻译丨李嘉铭©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责任编辑:赵慧
3月2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与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齐聚一堂。这场会见,汇聚万千目光。“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习主席的娓娓讲述中,信心在会场内外传递。中国是“确定性的绿洲”这一共识在外资企业中进一步凝聚。中国式现代化从来就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成功故事。回望来路,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硬币的另一面,对于最善于捕捉机遇的外资企业而言,中国这片发展热土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一路与中国携手,一个个互利共赢、相互成就的发展故事、友谊故事不断写就。放眼此刻世界,全球发展正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塑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企业都要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另一方面,保护主义阴云不断聚拢,关税讹诈愈演愈烈,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迎来又一个承压时刻。变乱交织间,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中国,“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的信心更加坚定。信心来自哪里?来自“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的开放确定性;来自“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带来的增长确定性;来自“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的创新确定性;来自“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政策确定性;来自“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的环境确定性……连日来,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讨论中,对中国机遇的思考各有侧重——看增长动能,英国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说,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新动能表现亮眼,不仅为经济发展增值,也为出口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看市场规模,瑞士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说,“我们始终坚信,这个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展现强大韧性的经济体,必将为全球投资者创造更多机遇。”看研发优势,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投资中国市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中国速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创新的新名片,梅赛德斯—奔驰正在着手提升研发效率,向‘中国速度’看齐,向中国用户的需求看齐。”看人才储备,法国达能集团首席执行官盛睿安说,“中国是创新高地,更是人才汇聚之地。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市场,更代表着全球顶尖的创新生态。”…………不同维度的解读,不同视角的思考,都从当前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中找到了印证。今年1至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9%、4%和4.1%,均高于上年、前年的增速。各方普遍解读:今日中国,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明确的政策取向,实打实的数据指标,不断改善的市场预期,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依旧是世界经济的稳定锚和动力源。回过头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的这番话,信心进一步凝聚:“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当中国的信心成为世界的信心,当更多合作共赢的新故事在中国落笔,也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不在于预判一时的潮汐方向,而在于成为塑造潮汐的力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有前行的定力,有发展的活力,有道义的感召力,不惧一切风浪险阻。策划:杜尚泽 马小宁撰文:胡泽曦编辑:韩文鋆校检:吴玥责任编辑:韩文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