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新华社权威速览 | 关于中美关系、中国经济,习近平主席最新论述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围绕中美关系、中国经济作出哪些重要论述?一起来看。

2024-03-29 08:58:17
新闻图片
微视频|跨越文明的对话

茶,清新雅致;酒,浑厚香醇。其味迥异,却各有千秋,激发人们诸多联想与心得。从茶到酒,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多样性,以及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之道。中国古曲《高山流水》,流传至今。高山流水盼知音,琴声承载的,是关于友谊的故事。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激荡共鸣。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爱情故事,贯通古今,跨越山海,把中国杭州和意大利维罗纳连在一起。两地的文明交流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内国际场合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亲自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总策划:刘健策划:孙承斌、李拯宇出品:孙志平监制:米立公统筹:李薇主编:吕馨慧编导:苏轶人参与编辑:朱龙川、于雅雯(实习)记者:孙鑫晶、徐永春、彭卓、陈刚报道员:傅晓、玛丽亚·斯皮利奥普洛、安格洛斯·萨特西斯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新华通讯社出品

2024-03-29 00:21:49
新闻图片
习言道丨习近平谈中美:回不到过去,但能有更好的未来

  在世界局势动荡变革的当下,大国关系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目光。  春暖花开之际,3月27日,北京的一场会见引发关注——当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这是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习近平第一次在北京同美方人士面对面交流。  “这几年,中美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也遭遇过严峻挑战,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习近平在会见中坦言。  溯源中美关系近年来波折不断的背后,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学术概念在国际关系讨论中经常被引用。它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崛起大国对占据主导地位的守成大国构成了挑战,引发守成大国的遏制打压,这种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战争。  值得关注的是,“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学术概念的提出者,正是参加此次会见并现场发言的美方代表之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  基于对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关系的观察,艾利森2012年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近年来,随着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了解和理解不断深入,艾利森对大国相处之道有了新的思考。此次来华,艾利森受邀参加活动时表示,考察过去五百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战争并非不可避免。  宽广的地球,有没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此前曾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也是许多与会美方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人士的共识。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  跨越太平洋,路在脚下。  在习近平看来,当前形势下,中美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不管是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还是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美应该成为对方发展的助力,而不应该成为阻力。  “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习近平在此次会见中指出,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福祉,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今年年初,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互致贺信庆祝两国建交45周年时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充分证明,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理应成为新时期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方向。  此次会见中,习近平说,“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执笔:马学玲    |校对:孙静波    |视觉:张舰元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编辑:李润泽】

2024-03-29 00:21:49
新闻图片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发命令状并向晋衔的军官表示祝贺

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28日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晋衔仪式。  下午5时许,晋衔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的晋升上将军衔命令。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主持晋衔仪式。  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是: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书记王仁华、国防大学校长肖天亮。  晋升上将军衔的2位军官精神抖擞来到主席台前。习近平向他们颁发命令状,表示祝贺。佩戴了上将军衔肩章的2位军官向习近平敬礼,向参加仪式的全体同志敬礼,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晋衔仪式在嘹亮的军歌声中结束。随后,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同晋升上将军衔的军官合影。  中央军委委员刘振立、苗华、张升民,军委机关各部门、军队驻京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晋衔仪式。

2024-03-29 00:21:49
新闻图片
习近平会见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

3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郑明达)3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3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习近平指出,中斯友好源远流长,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巩固好、发展好中斯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期待。中方愿同斯方一道,继续弘扬“独立自强、团结互助”的《米胶协定》精神,巩固政治互信,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拓展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强调,中方坚定支持斯里兰卡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民族尊严,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将继续为斯里兰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双方要共同努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科伦坡港口城和汉班托塔综合开发两大旗舰项目,深化物流、能源、产业合作,加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清洁能源、文化旅游、海洋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中方愿继续扩大进口斯里兰卡特色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赴斯里兰卡投资兴业,希望斯方提供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中方愿同斯方加强乡村减贫合作,助力斯里兰卡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双方应该进一步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作,维护好中斯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古纳瓦德纳表示,斯中传统友好。斯方毫不含糊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毫不含糊奉行对华友好合作政策,始终将中国置于对外关系的优先位置。斯方不会忘记中国在斯困难之际总是及时伸出援手,斯中是命运与共的患难之交。科伦坡港口城和汉班托塔综合开发等项目极大提振了斯里兰卡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地区整体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和正能量,斯方将积极支持参与。斯方愿继续同中方一道,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化斯中友好关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拓展经贸、教育、旅游、减贫等领域合作,密切国际多边沟通协作,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王毅参加会见。

2024-03-27 20:46:39
新闻图片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3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荷兰首相吕特。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郑明达)3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荷兰首相吕特。3月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荷兰首相吕特。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荷关系稳健快速发展,两国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荷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欧合作“门户”。中方愿同荷方保持各层级交往,坚持沟通对话,坚持互利共赢,推动中荷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中方愿扩大荷兰优质商品进口,欢迎荷兰企业来华投资,也希望荷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双方要积极推进农业、水利、能源等传统合作,同时挖掘人工智能、绿色转型、银发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希望双方继续采取更多便利人员往来措施,鼓励教育、文化和民间交流。中方愿同荷方加强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构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挑战。习近平强调,经济全球化或许遭遇逆风,但历史大势不会改变,“脱钩断链”没有出路,开放合作是唯一选择。中方始终认为,你输我赢、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早已过时,真正安全的世界应该是深度交融、相互依存的世界。人为制造科技壁垒、割裂产业链供应链,只会导致分裂和对立。中国人民也有正当发展的权利,任何势力都无法阻遏中国科技发展进步的步伐。中国将始终秉持共赢理念,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方共享发展红利。中国对欧政策保持连续稳定,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和合作伙伴。希望荷方继续为推动中欧相互了解、发展建设性关系发挥积极作用。吕特表示,2013年我作为首相首次访华,特别是2014年同习近平主席共同宣布建立荷中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贸易额翻了一番,双边合作呈现巨大潜力和前景。“脱钩断链”不是荷兰政府的政策选项,因为任何损害中国发展利益的行动也会伤及自身。感谢中方为荷兰公民赴华提供15天免签待遇。荷方珍视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愿同中方持续深化伙伴关系,便利人员往来,加强经贸、减少碳排放等领域合作,密切在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场合以及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的沟通协调。王毅参加会见。

2024-03-27 20:46:37
新闻图片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杨依军)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习近平对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人士在春暖花开之际访华表示欢迎。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是合作还是对抗,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关系史是一部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过去靠人民书写,未来更要靠人民创造。中国有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希望两国各界人士多来往、多交流,不断积累共识,增进信任,排除各种干扰,深化互利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认真听取了美方代表发言,并对他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是健康、可持续的。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继续超过30%,这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也离不开国际合作。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我们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让中国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生活,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指出,我多次讲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面对中美经贸关系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双方要坚持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平等协商,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扩大和深化经贸互利合作,尊重彼此的发展权利,追求中美共赢和世界共赢。欢迎美国企业更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习近平强调,这几年,中美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也遭遇过严峻挑战,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去年我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会晤,最大的共识就是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好起来。过去几个月,双方团队围绕我和拜登总统达成的共识,在政治外交、经贸财金、执法禁毒、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各领域保持沟通,取得了进展。当前形势下,中美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不管是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还是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美应该成为对方发展的助力,而不应该成为阻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需要中美协调合作,展现大国胸怀,拿出大国担当。美方应同中方相向而行,树立正确战略认知,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保持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势头,积极探索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格林伯格、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等美方代表在发言中感谢习近平主席拨冗会见。他们表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实现了非凡经济增长和转型,体现了强大韧性和活力。在习近平主席卓越领导下,中国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应该得到尊重。相信中国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融合。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是世界的正能量。美中经济关系紧密依存,两国唯有和平共处,才能实现各自发展繁荣。“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美国企业赞赏中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将坚定不移继续深耕中国,同中国发展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去年11月在旧金山成功会晤,提振了美国各界和世界对美中关系未来的预期和信心。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支持美中双方加强各层级交往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立稳定、可持续、富有成效的美中关系。  王毅参加会见。【责任编辑:成岚】

2024-03-27 20:46:36
新闻图片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3月2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11时许,会见正式开始。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记者丨史伟 赵化 彭汉明 姚瑶

2024-03-27 15:50:46
新闻图片
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评论员观察)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全国两会上,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要求“持续深化改革攻坚”……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河北雄安,“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把改革开放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地、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出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试验田”有了“好收成”。新时代以来,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我们推动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的分量。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例。2015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公开通报一针见血、直指病灶。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肯定,认为督察“发现了问题,敲响了警钟,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整改方向”。当地立行立改,推动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为突破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通过更有力的举措保护和修复生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环境,使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正是始终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带动相关领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的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是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的着力点。着眼突破“卡脖子”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锚定美好生活向往,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完善药品集采制度,改革含金量将化作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人民群众将更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新时代,几千年奔腾不息的赤水河注入了改革的基因。2021年,云贵川三省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为全国流域保护立法探索了新路子、新模式。短短几年,赤水河水质得到极大改善。“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突出改革问题导向,突出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定能汇聚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2024-03-26 21:01:28
新闻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瑙鲁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瑙鲁共和国联合声明(2024年3月26日 于北京)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瑙鲁共和国总统戴维·阿迪昂于2024年3月24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瑙2024年1月24日恢复外交关系以来瑙鲁总统首次访华。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阿迪昂总统举行会谈,就中瑙关系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同阿迪昂总统会见。一、双方一致认为,中瑙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外交关系,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一致同意加强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做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好朋友、好伙伴。二、瑙方高度评价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发展成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方案。瑙方欢迎和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三、双方一致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方坚定支持瑙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支持瑙鲁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瑙方重申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瑙方认为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是中国内政,重申不干涉其他主权国家内政的原则。四、双方将加强高层和各层级交往,扩大政府部门、立法机构等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互鉴。五、中方欢迎瑙方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愿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瑙鲁发展战略对接,拓展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农渔业、矿产科学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务实合作,为瑙鲁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方欢迎并支持瑙方早日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双方同意扩大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青年、媒体、人力资源等领域交往合作,并采取政策措施促进双方人员往来。六、双方一致同意,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沟通协作,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干涉他国内政,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七、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在多边主义框架下,按照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携手应对,将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八、双方致力于同各方一道,促进太平洋岛国地区和平、发展和稳定,坚定维护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基石的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呼吁有关国家履行国际义务,审慎处理核污染水排海、核潜艇合作等问题。九、中方重申积极支持太平洋岛国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双方同意在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和应急物资、应对气候变化、减贫与发展、防灾减灾、菌草、农业等多边合作平台框架内加强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

2024-03-26 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