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联播观察|关键词看改革 市场公平与活力并重

联播+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被列为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位列“七个聚焦”的首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要求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把握好“放得活”与“管得住”这对辩证关系,让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编 辑丨鲁杨视 频丨王冬雪视 觉丨陈腾 李夏校 对丨王卓婕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2024-08-04 21:12:45
新闻图片
第一视点丨爱国心 桑梓情 薪火相传

中国蓝新闻记者 孙宇 王霁月 郭欢 杨晓帆 吴文昊 余淑敏 陈超逸 高炳远 周虞 宁波台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近代以来,一大批宁波人走出宁波、重工兴商,逐渐形成了心系祖国、步履四海的商人群体,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等爱国爱乡知名人士,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近日,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他们传承先辈优良传统、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等情况,表达继续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表示关心并寄予殷切期望。从宁波启程勇闯世界的企业家们也如同延伸的藤蔓,不断滋养着块茎与根。目前,在港澳台海外的宁波人约有67.7万,40年来累计在宁波投资或引进外资企业9972家,约占全市总数的58.8%。一代代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情系故土,报效桑梓,更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始终将自身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终审:程 波 施晨嬿 孟文林责编:张歆宜编辑:郭 欢

2024-08-03 20:36:04
新闻图片
【文脉华章】习言道|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024-08-03 20:34:37
新闻图片
文脉华章|盛世修文,习近平心系中华典籍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的重要课题,而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更是他心目中的“瑰宝”。他亲自批准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寄望“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指出典籍收藏和研究的重要性。让我们通过一张长图,回顾总书记关于中华典籍的重要论述。  统筹:李琳 杨格  策划:朱文婷  设计:曹雅琴  校对:陈学德

2024-08-03 14:03:01
新闻图片
天天学习|一封回信里的桑梓情

天天学习近日,习近平主席收到一封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来信。在信中,这些企业家向习主席汇报了他们传承先辈优良传统、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等情况。在给这些企业家的回信中,习主席赞誉道:“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尺素来往中,呈现的是一段“家乡,总归望伊好”的桑梓情怀。“小白菜,嫩艾艾,丈夫出门到上海;十元十元带进来,上海末事加小菜;邻舍隔壁分点开,介好老公阿里来……”早在上个世纪,宁波商人就背上行囊,走出宁波、奔往上海、走向世界,重工兴商,逐渐形成了心系祖国、步履四海的商人群体,被称为“宁波帮”。改革开放后,这个群体持续在世界舞台发声。1984年8月1日,党中央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一号召极大鼓舞了海内外宁波人。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支援家乡建设,掀起了帮宁波、兴中国的热潮。一组数据镌刻着祖籍宁波的海外人士对宁波建设的非凡贡献——1984年以来,祖籍宁波的海外人士向宁波市捐助2200多个社会公益项目,累计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宁波投资的侨资企业有8000余家,总投资500多亿美元。…………最近这40年来,宁波相继实现了大港梦、大桥梦、高速梦、地铁梦、高铁梦、机场梦、小康梦……这些都离不开一代代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的鼎力相助。在这其中,最早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包玉刚,正是此次给习主席写信的香港企业家包陪庆的父亲。宁波大学。一所大学成为祖籍宁波的海内外人士造福乡梓的重要见证。1984年10月,66岁的包玉刚率全家和其他包氏家族成员,回到阔别30余年的家乡。当得知宁波没有大学时,他说:“宁波比香港大10倍,宁波要建宁波人自己的大学。”回到宁波第三天,包玉刚就答应捐资筹建宁波大学。学校于1985年10月奠基,1986年迎来第一批学生,得到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等祖籍宁波的各界人士的大量捐助。如今,在宁波大学校园内,随处可见一幢幢由祖籍宁波的各界人士捐赠、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建筑。改革开放以来,祖籍宁波的各界人士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港资兴建的大学、第一家信托公司等多个“第一”,更热心公益事业,回馈社会,留下一片爱国家、爱家乡的桑梓情。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更是邵逸夫先生对中国教育事业支持的重要见证。对于祖籍宁波的海内外各界人士,习近平非常关心。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数次与他们畅谈开放发展大计。2003年9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会见郭鹤年等著名侨领企业家。“各位都是香港的知名人士,有的是浙江的乡贤,一直热心故里,造福桑梓,为家乡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习近平对这些乡贤表示感谢,同时亦提出希望,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参与浙江建设,积极支持浙江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2004年8月1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宁波帮”指示发表2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表示要动员祖籍宁波的各界人士和一切关心浙江发展、关心宁波建设的海内外人士,共同创造浙江和宁波的美好未来。2006年,在浙江大学的一场报告会中,习近平以祖籍宁波的各界人士创下了50个全国第一的骄人业绩为例,赞誉浙江文化精神。2018年,习近平主席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特别肯定邵逸夫先生对内地公益捐款超过100亿港元的事迹。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帮博物馆,市民正在馆内参观。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宁波帮博物馆内,邵逸夫、谈家桢、卢绪章、董浩云、包玉刚等老一辈宁波籍人士的塑像静静矗立。如今,他们的后人已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在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殷切期望。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坐标上,新一代海内外宁波人正传承老一代人的精神,续写新的桑梓故事。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编 辑丨李珊珊视 觉丨郝凤林校 对丨蔡纯琳 鲁杨 闫田田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2024-08-03 14:02:21
新闻图片
薪火相传,再立新功——习近平主席回信激励香港各界人士倾力贡献国家发展

新华社香港8月2日电 题:薪火相传,再立新功——习近平主席回信激励香港各界人士倾力贡献国家发展新华社记者“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让我们深受鼓舞,给了我们为家乡、为香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1日在香港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香港企业家包陪庆难掩激动之情。近日,习近平主席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回信传递出习近平主席对香港企业家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待。香港社会各界表示,会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习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令人深感鼓舞,信中字里行间彰显习主席对他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肯定和亲切勉励。曹其镛由衷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勉励,表示回信令人深感激动和鼓舞。他说:“我们会继续传承爱国爱港的精神,在自身领域努力,服务和贡献香港和国家所需,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近代以来,一大批宁波人走出宁波、重工兴商,逐渐形成了心系祖国、步履四海的商人群体,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等爱国爱乡知名人士,为祖国和家乡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被称为“宁波帮”。近日,包陪庆、曹其镛等香港“宁波帮”后代给习主席写信,汇报他们传承先辈优良传统、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等情况,表达继续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曹其镛的弟弟曹其东分享了写信初衷:“我们想向习主席汇报在港宁波籍企业家的发展现状,表达我们在国家发展新阶段继续传承上一代报国精神的愿望。”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令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及各界人士倍感振奋,他们表示会用实际行动将优良传统代代薪火相传。世界中华宁波总商会会长、香港大唐金融集团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德麟说:“我们会牢记习主席嘱咐,凝心聚力、再接再厉、携手奋斗。”在香港和浙江两地创业的“90后”蒋思雨说,回信让新一代青年创业者感受到习主席的关心和支持。“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桑梓情怀值得年轻一代学习,是我们创业和奋斗道路上应当传承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回信中的指示,发挥香港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香港各界共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习主席的回信表明国家从未忘记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同时也鼓励香港企业家要紧紧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不断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施清流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勇表示,在香港由治及兴的新时期,更需要爱国爱港爱乡的企业家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运用聪明才智创造更辉煌成就,为香港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香港中华总商会表示,香港工商界将继续积极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贡献香港企业家力量。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激励香港社会携手共进、奋勇向前,各界纷纷表示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展所长、再立新功。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会长詹洪良说,习主席的回信将指引大家将家国情怀融入实际行动。“让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斗志,继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说,习主席的回信令广大香港居民备受激励,鼓舞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为建设祖国再立新功。“香港特区政府定当继往开来,全力凝聚香港商界和民间的爱国爱港爱乡力量,推动他们继续在各自领域尽展所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香港贡献。”李家超说。

2024-08-03 14:01:33
新闻图片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丨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题: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  新华社记者刘阳、覃星星  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的一项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这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认真贯彻。  抓好试点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深化改革永不止步,在试验区、先行区要用活投石问路的方法,用足试点探索的政策。探索性的政策在一定范围先行先试,可以充分检验其效果,成功了逐步扩大推广,有问题及时纠偏。  试点的目的在于推广。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改革前沿地区、优先领域和示范区要把握机遇,大胆探索,总结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更大范围的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改革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以点带面、渐次推进,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责任编辑:王頔】

2024-08-03 14:00:44
新闻图片
时政微观察丨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三组关键词读懂中央部署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此前几天,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时政微观察》通过三组关键词为你解读。稳与进“今年上半年,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顶住压力、积极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开放,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又迈出新的步伐。”7月26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等挑战,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翻阅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既能看到“稳”的基础,也能看到“进”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我国在继续保持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同时,各类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更加突出。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6个百分点。△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比2023年提前59天。图为2024年6月18日,在浙江湖州市长兴县一家快递企业,工作人员忙着分拣、扫描出库等工作。在扎实筑牢“稳”的基础的同时,新动能、新产业正加速成长,形成新的发展支撑。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2024年3月21日,由北方重工生产的盾构机在车间顺利下线,工程技术人员对盾构机进行交付验收。同时也要看到,近期我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折射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用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7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调高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至5%。“我们相信中国仍有相当大的政策空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尽管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提振经济,其中一些措施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内与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等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扩大国内需求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两个方面也作了部署——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等。△2024年7月26日,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游客在免税店挑选商品。今年以来,新疆各大旅游目的地游客量持续攀升。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扩内需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组合性强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需求延续恢复态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显著。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0个百分点,为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提供有效支撑。△2024年7月27日,京津冀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石家庄-巴库)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去年11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对长三角区域的寄语,也是对全国各地区的要求。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支持国内外机构合作创新……以开放促改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更好联通,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今年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9%,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11.2%。可以说,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与高水平、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谋与干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它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去年7月以来,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港考察。今年5月,在山东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既强调了对“新”的培育——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也部署了对“旧”的改造——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24年7月13日,参观者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场参观展出的动车组模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还是抓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上半年工作的同时,也对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了殷切期望,其中就包括围绕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工作等,深入开展调研,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攀登高峰,最吃劲的是下半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重,越要迎难而上。展望下半年,蓝图已绘就,我们要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2024-08-03 13:59:59
新闻图片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八一勋章”闪耀强军梦

“八一勋章”位列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体系最高层级,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主要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作出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八一勋章”采用了八一军徽、五角星、利剑、旗帜、光芒和长城、橄榄枝等设计元素。五角星衬托八一军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红军走来,并象征军队至高荣誉;五个利剑组合与五角星相呼应,象征我军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具有坚不可摧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旗帜、光芒,象征受勋者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取得辉煌成绩,其事迹和精神也具有旗帜般导向作用,是全军官兵学习的榜样;长城,象征人民军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橄榄枝,象征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人民军队为捍卫世界和平作出的突出贡献。

2024-08-02 23:18:20
新闻图片
习言道|收到习近平回信!“宁波帮”有什么故事?

  中新网8月1日电 8月1日,习近平主席近日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公布。  习近平在回信中称,“多年来,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这封回信背后,有一个关于“宁波帮”的故事。  “宁波帮”是一个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概念。  在宁波三江口,矗立着一组“三江送别”的雕像。男人们背上行囊,向家人告别,准备外出闯荡,雕像重现历史上宁波生意郎外出经商“跑码头”的场景。  祖祖辈辈出去闯世界的宁波人从这里出发,几百年间,闯出了蜚声海内外的“宁波帮”。  更具体地说,近代以来,一大批宁波人走出宁波、重工兴商,逐渐形成了心系祖国、步履四海的商人群体,他们中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等爱国爱乡知名人士,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被称为“宁波帮”。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负盛名的商帮之一,“宁波帮”人士曾创造了近代史上诸多“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第一家华商证券交易所、第一家汽车出租公司、第一家房地产公司……  报效桑梓是“宁波帮”鲜明的精神标识。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太了解“宁波帮”,但一定熟悉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  过去数十年,以“世界船王”包玉刚、“娱乐业大亨”邵逸夫、“香港富商”李达三等为代表的“宁波帮”人士,积极出资出力,报效祖国,造福家乡,成就一段段佳话。以邵逸夫为例,其对内地公益捐款就超过100亿港元。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宁波帮”发挥着自身独特作用。  40年前的1984年,宁波被列入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当年8月1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工作情况汇报时,特别点到了“宁波帮”,他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这句话是在鼓励“宁波帮”帮宁波,更蕴含着把全世界一切爱国力量动员起来建设中国的深意。  20年前的2004年,同样是8月1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指示发表20周年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进一步动员‘宁波帮’和一切关心浙江发展、关心宁波建设的海内外人士,共同创造浙江和宁波的美好未来,为全国大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0年间,一代代“宁波帮”投身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创新创业、捐资助学,接力支持家乡建设、国家发展。  如今,新一代“宁波帮”在更广领域、从更深层次、以更高水平参与到祖国建设中。  以香港“宁波帮”人士为例,近年来,他们助力中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累计捐资近8000万元;他们设立“光明行”等慈善项目,帮助西部地区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他们搭建平台,以各种商务和文化活动,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宁波帮”是一个与时偕行的群体,在不同时代中,他们始终将自身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海外“宁波帮”人士有67.7万,分布在159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  习近平今次在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中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眼下的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刚闭幕不久,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解这句话,或许可以从习近平曾经提到的一段话切入: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敢为人先、实业报国、回馈社会的“宁波帮”就蕴藏着这种精神。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2024-08-02 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