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谋细抓实农业农村改革重点任务,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今年,我国夏粮增产72.5亿斤,是近9年里夏粮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全国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76。全国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了80%的村庄。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不断深化的农业农村改革,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与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得到破解,广袤乡村焕发出新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强调“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明确了农业农村改革的三项重点任务,围绕“推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逐步探索中。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的实施,安徽、湖南、广西已经启动了整省试点。今年,湖南省有20个县市区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在湖南永州市道县的新光村,558户承包户已签订完成延包合同。四川的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始于2018年,目前正在进行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的第三轮改革试点。在新一轮的改革试点中,四川针对城乡要素流通不畅问题,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键点,有序引导人才、资金到农村,让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新光村与县城距离仅1公里,之前还是一个游客稀少的传统村落,半年前,村里通过盘活闲置院落资源,打造的“竹里稻香”项目,让新光村成为十里八乡的热门旅游地。放眼全国,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军、排头兵,65个农村改革试验区正在围绕健全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开展一系列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推动农村改革全局发展。新征程上,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脚步不停歇,一系列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激活资源要素的各项改革任务正在落地落实,激励着亿万农民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统一战线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强调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学习进行时】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各个工作时期推动了多个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留下许多故事。 这是2024年1月22日拍摄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保护好是第一位的” 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始建于公元366年的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的千年瑰宝,也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流、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世界遗产之一。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总书记深情地表示,此行实现了一个夙愿。 1986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到甘肃调研交流,因时间紧、路途远而没能到敦煌。直到30多年后说起这段往事,总书记还提到了当时的那份遗憾。 走进莫高窟第323窟,习近平总书记望向北壁上的一幅壁画。 “这是张骞。”总书记说,随即又问,“这是什么时代画的?” “初唐时期。”负责讲解的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向总书记介绍。 虽然是第一次走进莫高窟,但是总书记对文物的熟悉程度令工作人员惊讶和感动。 总书记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游客目前是否超量了?超负荷情况怎样?”“近年敦煌下雨多了?”……从游客数量到自然灾害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问得特别细致。散会的时候,总书记又在门口停住脚步,特意叮嘱大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过于商业化。” “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总书记的勉励,一直鼓舞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2020年,敦煌研究院内的国内首个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正式投运,分为夏季仓、冬季仓和风雨仓,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的环境。从莫高窟等地取来的土石样品将经受各种气象条件的考验,从而揭示石窟寺风化的奥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2023年,“数字藏经洞”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原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动动手指,用户便可扮演不同角色,“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与洪辩高僧等历史人物进行互动,感受洞窟营造、放置经书等不同场景,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 “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下,“数字敦煌”一步一个脚印,正变成现实。 2024年7月4日,游客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莫角山宫殿遗址参观。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挽救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很难想象,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曾一度岌岌可危。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此时的良渚,处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当地一带的安山岩硬度、韧性都极佳,难有替代者,因此,这里也就成了绝好的天然矿场。大量开山炸石,严重破坏了良渚遗址的生态环境。 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会议室里,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当得知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时,习近平当机立断,“明天,就去湖州。”很快,这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 在习近平的关心指导下,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渐入佳境。 2008年9月,良渚博物院向社会开放。1个多月后,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在良渚博物院,他嘱咐时任院长:“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2019年,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中华5000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如今,良渚古城、瑶山、老虎岭三大遗址公园相继建成开放,与良渚博物院构成完整展示体系。依托新科技、新创意,文物以更加生动可感的形象走向万千大众,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自申遗成功以来,已有900余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2023年,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总书记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 晨曦中的杭州西湖景区,雷峰塔沐浴在晨光中。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关注西湖边椅子、厕所等细节 杭州西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曾经,由于保护不力,加上人为摧残,西湖水域面积大幅缩小,西湖全景难觅。 2002年,习近平到浙江工作,在杭州考察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西湖。在杨公堤新西湖景区建设工地现场,习近平仔细看着规划图纸,对大家说,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的“灵魂”,西湖是杭州的“生命线”。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是德政善举、得民心之举。这一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 习近平对西湖保护的关注细致到每个细节。 在西湖的改造中,不少杭州市民发现,湖边的长椅变少了。原来,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后,增设了不少椅子供市民、游客休息,但椅子多了,间距也就近了。 “习书记考虑到西湖边恋人很多,如果椅子之间距离太近,恋人们会感到不自在。”西湖景区工作人员回忆当时的场景,对习近平的细致入微深为叹服。 除了对长椅的关注,习近平还就西湖景区里的厕所和游船提过建议。 “厕所晚上开放吗?”习近平提出疑问。西湖边的公园免费开放,但是晚上公共厕所关闭,给市民、游客带来很多不便。后来,西湖边公共厕所全部24小时免费开放。 习近平还注意到,西湖水域拓展后,游船在经过新西湖上的桥洞时,经常会磕碰到,既不安全,也会造成桥洞和船体损坏,建议加以改进。西湖景区经过调研,在船头增设橡胶轮胎进行防护。 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指导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共修复、重建180多处人文景点,逐渐恢复明代西湖的西部水域。同时,挖掘和还原许多西湖周边的历史文化景观,将西湖的园、亭、寺、塔与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相结合,丰富了西湖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多年来,西湖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美景让西湖在长假期间常常位居热门景区榜单前列。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的圆形土楼怀远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定名“福建土楼” 在福建,独具特色的土楼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建筑之一。 1998年起,福建龙岩、漳州的几个县陆续加入到土楼申遗行列。但到底是叫“客家土楼”还是“闽南土楼”,龙岩、漳州两地各执一词,争论不已,谁都不愿作出妥协。 “笔墨官司”打到了时任省长习近平那里。2000年4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研究了土楼申遗有关问题。 时任副省长潘心城回忆:“习近平同志说,福建到处都有土楼,现在整个福建的土楼都要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就称为福建土楼,这样八闽大地都有份。大家觉得习近平同志说得有理有据,又顾全大局,纷纷表示同意。” 后来,福建省政府正式确定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以“福建土楼”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习近平关心下,龙岩、漳州两地齐心协力,加快土楼保护、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福建土楼申遗进入快车道。 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土楼以其建筑传统和功能作为典型范例被列入,它体现了一种特定类型的公共生活和防御组织,并且体现了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丹霞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关系武夷山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福建武夷山,集生态宝库、瑰丽风景、文化名山于一身。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十分关注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的进展,积极协调推动有关工作。 朱子理学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10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来到南平察看重建中的考亭书院,考亭书院是朱熹晚年居住的讲学之地。习近平询问:书院原来就有这么大的规模吗?考亭书院有没有什么图纸?古籍书中有没有什么记载? 得知南平不仅保存了相关史料,还成立朱子文化研究会,着力传承保护弘扬朱子文化,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有这些文物史料,要加强保护和传承。” 之后,当地加大了保护力度,在重建书院上尽量保持原貌,全力把历史古迹保留下来、把朱子文化弘扬出去。 对武夷山的生态保护,习近平同样十分关心。 1998年11月,习近平在武夷山市调研生态保护,在车上利用空隙时间给随行的同志上了一节生态课。习近平举了一个例子说,美国夏威夷岛当地政府想利用优越自然环境发展农牧渔业繁荣经济,当地议员和专家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要利用这个自然优势,把生态环境文章做足才是真正出路。最终,政府采纳了这个意见,退耕退渔去牧,由此才使夏威夷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习近平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武夷山应该把自然生态保护好,这是关系武夷山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1999年12月1日,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武夷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多年来,“双世遗”已经成为武夷山最亮丽的品牌,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外游客畅游武夷山,在这里感受厚重历史文化,领略世界遗产的奇秀风光。 游人在厦门鼓浪屿沙滩上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八卦楼的新生 鼓浪屿,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19世纪中期开始,岛上先后建起千栋风格各异的建筑,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岛上有座八卦楼,是鼓浪屿的地标建筑之一。它兴建于1907年,后来因缺乏保护,破坏严重。到上世纪80年代,楼里被三个单位切割成“盘丝洞”,地下室住着10多户人家,走上几步,楼板还跟着颤抖…… 1986年的一天,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在鼓浪屿刚作完一场报告,走出大厅,时任厦门市博物馆馆长、负责八卦楼修复工作的龚洁拉住了他。 “习市长,请您参观一下八卦楼。”龚洁发出邀请。 “好啊!”习近平答应得很干脆。 习近平来到八卦楼,在院落转了一圈。 龚洁说:“还有楼上。” “我知道你的意思。”习近平马上说。“缺多少?”他边走边问。 “30万元。”龚洁答。 “明天来拿。”习近平说。 那时,厦门到处都要发展,到处都缺钱。习近平批下的30万元,十分珍贵。 整修后的八卦楼,如今成为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因完整保持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八卦楼和另外52栋历史建筑,成为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 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欣闻鼓浪屿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策划:储学军 监制:车玉明 李志晖 统筹:万 方 王子晖 华 明 董博越 主笔:金佳绪 潘子荻 张芮绮 刘 淼 参与报道:敖春磊 翁 璟 马 江 夏越峤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2020年9月,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习近平总书记仰望“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他说,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本集编导:武笛、陈凯茵编导组:张侨、张嘉琪、应曲川、陈露缘记者:吴飞座、王慰、卢佳、范军威、丁春雨剪辑:王瑶 设计:耿晓涵包装:张治国、朱李杰 解说:兰旭摄制:武笛工作室、新华媒体创意工场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网联合制作新华通讯社出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门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系统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提出“七个聚焦”的方向,《看图学习》“改革为人民”系列本期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为您梳理总书记重要论述。一起来学习!总监制:骆红秉总策划:张军、于锋监制:伍刚、王薇编辑:姜葳设计:魏星宇编辑:胡珺山这样的运动会你见过吗?天宫空间站也太会整活了“集团总裁江某”高调称“受多位官员关照”?警方通报录取通知书切肉?高校回应:别玩火!
改革为人民|共绘幸福画卷2024-08-09 17:43:21浏览量:166.1万来源:新华社新华全媒+查看详情04:57山河为卷,改革为笔,绘就造福人民的幸福画卷。扎根人民,不忘初心,迸发生生不息的改革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多次提及“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凝聚社会共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文化自信,汇聚精神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宜居环境,共建美丽中国。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改革脉搏与人民心声同频共振,必将凝聚推动改革向前进的澎湃力量。策划:孙志平、樊华、秦大军统筹:韩珅、王志斌编导:王心彤包装:强嘉艺(实习)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日前,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 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自然遗产昭示了神奇的自然造化同中华民族的和谐依存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近日专门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让我们一同学习。 统筹:李琳 杨格 策划:李婷 设计:曹雅琴 校对:赖玉清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特别是苏轼,一生作品流播广远,影响至深。“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在习近平的讲话和文章中,常常会出现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古语,他经常引用的古代名人中就有苏轼。他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他用“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提醒干部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他用“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干部要有担当和判断。2022年6月8日,习近平第一次来到“三苏”故里,在这座千年古祠中,他发表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他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习近平对这些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髓,作出精准阐释,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监制丨耿志民制片人丨杜晓东 吴璇编导丨杨山配音丨董萌萌剪辑丨杨洲包装丨翟锦羽校对丨赵叶子摄像丨张烨 高帅统筹丨杨波 刘霄 毛卉 遇剑 郑守先 王清协拍丨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 眉山广播电视台@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责任编辑:杨山
年轻人玩体育,要玩就玩最潮的!炫酷的滑板,时尚的攀岩,刺激的冲浪,动感的霹雳舞……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这些奥运新项目,也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高潮。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新运动、新青年、新业态,当下的中国年轻人,在奥运新项目里找到运动的乐趣,体验生活的美好,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新青年的激情与活力。攀岩“攀”进奥运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运动潮玩项目玩进奥运会滑板、攀岩、冲浪、霹雳舞,这些年轻人的潮玩运动,如果你一个都没体验过,那就OUT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四个项目首登奥运赛场,这些比赛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场上比赛的运动员才十几岁,场下的很多观众也是未成年人。历史悠久的奥运会,开始拥抱青少年,走向年轻化。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就在巴黎奥运会开幕之前,在四川眉山举行的2024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首站比赛,806名青少年参与角逐。作为一项曾经的小众运动,攀岩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少年的青睐。中国选手亮相巴黎奥运会滑板比赛 图片来源:新华社“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攀岩普及推广的1.0版本,今年开始则上了一个台阶,进入2.0版本。”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发展部主任丁祥华表示,随着攀岩进入奥运会,这个潮玩项目在中国发展迅猛。攀岩在中国发展初期,每年只有一站全国青少年比赛,到了今年,仅中国登山协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赛事就有8到10场,公益性推广活动“全国攀岩希望之星”全年有望达到400余场。赵一程在江苏省运会攀岩比赛上“飞檐走壁”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攀岩赛场上,一名13岁的帅小伙“飞檐走壁”,成功登顶。他叫赵一程,6岁初次尝试攀岩,除了两枚省运会金牌,还多次拿到过全国冠军。在攀岩列入奥运项目之后,他更加渴望未来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为国争光。新青年11岁“小孩姐”登陆奥运会夜幕降临,南京西城·夜未央的滑板场地上,一群青少年正在随着起伏不定的坡道感受风的速度。南京西城·夜未央的滑板场地上,一群青少年正在玩滑板在中国,时尚、刺激、动感的滑板、攀岩、冲浪、霹雳舞,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就来自滑板项目。年仅11岁的郑好好,放个暑假“顺便”参加了奥运会,在滑板女子碗池项目中出战。来自中国的奥运选手,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志们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能力,有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从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中国体育人一直践行着总书记的嘱托。11岁的郑好好出战奥运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滑板是一项群众基础很强的体育运动,郑好好7岁开始练习滑板,8岁就成为第十四届全运会滑板项目年龄最小的运动员,10岁获得中国滑板公开赛碗池金牌,11岁出战奥运会。奥运会滑板碗池赛,在一个充满各种曲线、弧面的凹槽场地中进行,运动员利用这些弧面来增加起跳高度,在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正符合青少年一代追求炫酷、刺激、探险的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潮玩体育项目更是如此。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滑板、攀岩、冲浪、霹雳舞四个项目上实现“全参赛”,运动员也是一水的00后、05后甚至10后。中国的“小孩姐”“小孩哥”们,把潮玩项目玩进了奥运会,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中国运动员亓祥宇在霹雳舞比赛上新业态“接地气”的小众赛道正发力快速的摩擦步伐,高难度的倒立姿势,极富节奏感的音乐……很多人第一次看时都会忍不住惊叹:这些人到底是从哪里学到这样奇怪的舞蹈?这就是霹雳舞。霹雳舞是一种以个人风格为主的技巧性街舞舞种。如今,霹雳舞也从“街头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更在今年奥运会成为一个全新赛事项目。盛夏周末,来自上海市12个俱乐部、218名霹雳舞高手齐聚青浦区,为期两天的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东区上海市)街舞选拔赛圆满结束。热情的霹雳舞,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而扎根街头的霹雳舞,正用“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人心。2024年宁夏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星舞汇-青少年霹雳舞系列活动”等类似的比赛、活动也在全国频频举办,鼓励着年轻人玩起来、做真我。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现场,从事街舞推广近20年的石头坦言,刚刚组建街舞厂牌CASTER的时候知道霹雳舞的人相当有限,因此街舞机构也屈指可数,当时上海类似的街舞机构也就是“一两家、两三家”。而如今,在经历了近年的迅猛发展之后,霹雳舞早已走进了普罗大众之中,许多人都对这个舞种不再陌生。“现在上海的街舞机构已经有了几百家。”在石头看来,对于年轻人的天然吸引力,是霹雳舞未来能够继续火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霹雳舞是一种真正的表达方式。观众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运动员的个性化表达和表现。霹雳舞不仅仅能传达出运动气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观众看到‘你’的自我表达。”霹雳舞的火热,也正体现了中国体育不怕挫折、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巴黎奥运会上的冲浪比赛 图片来源:新华社与霹雳舞类似,借奥运东风,冲浪、帆船等水上运动也火了。在南京金牛湖奥帆中心,帆船夏令营、帆船走读营、水上探索营等众多活动,带领年轻人开启第一次水上“多巴胺”之旅。近年来,全国的室内冲浪馆也如雨后春笋,通过创新技术,使用冲浪模拟器,为居民提供了全年无休的冲浪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冲浪运动的普及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青少年感受帆船运动的魅力 图片来源:金牛湖奥帆中心多家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巴黎奥运会开幕以来,奥运情怀激发了体育迷们的消费意愿,游泳、羽毛球、射箭、室内冲浪、攀岩等项目成为消费者搜索最多的项目,相关产品销量直线走高。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大众深入人心,体育运动活力满满,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2022年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强调:“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奥运同行,在第16个全民健身日、第2个体育宣传周期间,一起动起来,感受运动的魅力。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卫 宋经纬/文 顾炜/摄编辑:高霞 张爱红 魏如飞校对:张静超 周露
“当今社会发展快速,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习近平说自己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夫妻俩都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对家庭都是共同去建设这个家庭”。他的夫人彭丽媛说:“我的家庭同所有老百姓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自1987年结婚以来,习近平和彭丽媛已携手走过三十余个寒暑。他办公室书柜里摆放着她的照片,她陪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国事访问中,他们手挽手走下舷梯。参观做客时,他们举手投足间总有默契。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监 制丨王敬东主 编丨李璇策 划丨蔡纯琳 李丹剪 辑丨李夏视 觉丨郝凤林校 对丨刘禛 孙洁 宋春燕 梁雅琴 毛长志 娄郝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