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揭阳,注册
新闻图片
拾光纪·“三天路程也要来”,中国与相距万里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携手共进

两次转机、用上三天也要来到北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朋友们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模样。5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

2025-05-14 16:20:12
新闻图片
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方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国家会议中心内,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旗以及有关地区组织旗帜交相辉映。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集体合影。  习近平同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及地区组织代表团团长亲切握手并集体合影。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题为《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的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2015年,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告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在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双方携手并肩、相互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坚定支持拉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拉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外部干涉;双方勇立潮头、合作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携手应对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世纪疫情;双方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事实证明,中拉已经成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其鲜明底色是平等相待,强大动力是互利共赢,胸怀品格是开放包容,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独立自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展振兴是我们的天然权利,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一是团结工程。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出共同声音。未来3年,中方将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成员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访问。  二是发展工程。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  三是文明工程。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举办中拉文明对话大会。  四是和平工程。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五是民心工程。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300个减贫技术人才培训名额、1000个“汉语桥”项目来华团组名额,实施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拉共体成员国开展中文教育。中方将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  习近平最后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同拉方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  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分别致辞。拉共体候任轮值主席国乌拉圭总统奥尔西特别代表宣读总统贺信。他们高度评价拉中论坛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赞赏中国为推动拉中合作、促进拉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各方重申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各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为世界开辟了和平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拉中应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推动拉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共创拉中合作美好未来。拉中双方要坚持相互尊重,坚定支持对方维护主权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加强拉美各国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推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新能源、教育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增进拉中人民相知相亲;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  当天中午,习近平为与会拉方领导人及各代表团团长举行欢迎宴会。  蔡奇、尹力等出席上述活动。  王毅主持开幕式。

2025-05-13 22:22:53
新闻图片
新华社权威快报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会谈

查看详情5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

2025-05-13 22:22:53
新闻图片
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马卓言、冯歆然)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方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初夏时节,生机盎然。国家会议中心内,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旗以及有关地区组织旗帜交相辉映。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习近平同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及地区组织代表团团长亲切握手并集体合影。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题为《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的主旨讲话。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习近平指出,2015年,我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宣告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在双方精心培育下,中拉论坛已经从一棵稚嫩幼苗长成挺拔大树。双方携手并肩、相互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坚定支持拉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拉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外部干涉;双方勇立潮头、合作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携手应对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世纪疫情;双方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事实证明,中拉已经成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其鲜明底色是平等相待,强大动力是互利共赢,胸怀品格是开放包容,根本追求是造福人民,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各国唯有团结协作,才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独立自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展振兴是我们的天然权利,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一是团结工程。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出共同声音。未来3年,中方将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成员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访问。二是发展工程。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三是文明工程。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举办中拉文明对话大会。四是和平工程。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五是民心工程。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300个减贫技术人才培训名额、1000个“汉语桥”项目来华团组名额,实施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拉共体成员国开展中文教育。中方将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习近平最后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同拉方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这是习近平同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博里奇,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分别致辞。拉共体候任轮值主席国乌拉圭总统奥尔西特别代表宣读总统贺信。他们高度评价拉中论坛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赞赏中国为推动拉中合作、促进拉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各方重申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各方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为世界开辟了和平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拉中应携手合作、同舟共济,推动拉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共创拉中合作美好未来。拉中双方要坚持相互尊重,坚定支持对方维护主权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加强拉美各国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推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新能源、教育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增进拉中人民相知相亲;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当天中午,习近平为与会拉方领导人及各代表团团长举行欢迎宴会。蔡奇、尹力等出席上述活动。王毅主持开幕式。

2025-05-13 22:22:53
新闻图片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携手启动五大工程 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独立自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展振兴是我们的天然权利,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2025-05-13 22:22:53
新闻图片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新华社快讯:5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2025-05-13 22:22:53
新闻图片
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新华社记者张伟 常天童 王雅楠5月7日至10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其间,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塞尔维亚、缅甸、古巴、委内瑞拉和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为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体现了中方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大国担当。世界各国要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团结合作应对挑战,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维度、韧度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了深入友好、富有成果的会谈,就中俄关系和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新的重要共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维度、韧度。“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此次进行了近10个小时的深入交谈,讨论内容非常广泛,达成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说,两国元首交往密切,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战略引领。《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在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关系成熟稳定,不仅体现出高度政治互信,也展现出大国战略定力。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为地区和国际局势注入宝贵的确定性与建设性力量。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说,“亚洲各国乐见中国和俄罗斯成为维护全球稳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设性力量,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说,俄中联合声明表明两国一致反对纳粹主义卷土重来、军国主义复辟以及任何篡改二战历史的企图,在许多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一致,“俄罗斯和中国是坚定的同行者,两国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埃及《消息报》副总编辑阿米尔·塔马姆说,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意义重大,不仅表明中俄关系是稳定的,而且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味着两国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一致,释放出携手向未来的强烈意愿。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高等经济大学教授谢尔盖·卢贾宁说,202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此次访问,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深入沟通交流,推动两国务实合作纽带越系越牢。双方达成的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将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为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提供有力支撑。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说,俄中两国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我们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水平,堪称当代大国关系中的典范。当前俄中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理解,在世界大国关系中独一无二。”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挺膺担当5月9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普京总统发表致辞,特别指出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俄方高度赞赏中国人民为开辟人类共同未来作出的贡献。白俄罗斯外交部长雷任科夫说,二战期间,中苏人民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付出巨大代价,两国并肩作战取得伟大胜利。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所指出的,要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我们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充分体现中俄双方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肩负特殊责任,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决捍卫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让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发言权。”“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彰显了中国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责任担当,也体现出一位大国领袖以人类社会和平稳定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任何对二战胜利的淡化、贬低和遗忘,都是对正义的不尊重,是将世界拖入对立与混乱的行为,值得所有人警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胜利是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胜利,也是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库瓦托夫说,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在亚洲与轴心国的较量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拯救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近年来,一些国家淡化、否定中俄人民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的历史贡献。历史不容篡改。中俄相互支持对方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表明了两国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决心。”访问期间,普京总统、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等多国领导人在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会见中,均表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对此广泛认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经过联合国决议确认的事实。”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说,“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挑战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是在触碰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所有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都必须恪守一个中国政策。”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阿德希尔·卡文斯说,“中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这将进一步巩固二战胜利成果。”中国是稳定、可靠与和平的象征“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共鸣。“当前世界正面临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是支持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看法。”南非学者琼吉·约瑟夫·克拉斯说,“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必须强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机制,以有效遏制单边霸凌行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对维护公平贸易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哲学与科学学院教授路易斯·保利诺说,习近平主席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不能靠牺牲其他国家来谋取自身利益。搞威胁和勒索,发起贸易战,注定不会成功。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息:我们同在一条船上,只有实现共同安全与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和平与繁荣”。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特列什·马马哈托夫注意到,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团结全球南方”。“中国的领导力不是通过经济或政治扩张获得,而是源于平等互利的合作。”马马哈托夫说,近年来,俄中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协作富有成效,两国共同倡导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共同为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注入强大动力。委内瑞拉军事航空研究学校对外政策专家胡安·戈麦斯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提供成功范式。“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合作互补的基础上的。拉中关系就是一个例证。拉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中国已成为拉美多国主要贸易伙伴。”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中国是稳定、可靠与和平的象征。”亚美尼亚和平委员会主席格里戈尔·彼得罗相说,三大全球倡议倡导的是和平、稳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是厂房、港口、桥梁,“这就是中国倡议的全球吸引力所在”。“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国家能在和平发展的同时促进和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实现本国发展不必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这与历史上的霸权逻辑截然不同,赋予各国对抗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信心和底气。”泛非议会前秘书长迈蒂·马达萨说。(参与记者:赵冰、刘恺、白舸、郑钰、蒋彪、周永穗)

2025-05-12 22:48:52
新闻图片
大道之行丨习近平2025年俄罗斯之行全纪录

2025年5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访问日程丰富、活动紧凑,习近平主席出席近20场双多边活动,共商中俄各领域战略合作大计、共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谱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篇,发出了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二战胜利成果不容挑战、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时代强音。(责编:彭静、邓志慧)

2025-05-12 22:48:53
新闻图片
记者手记|让胜利的光芒照亮人类历史新征程

又是“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又一个神圣庄严的“胜利日”。5月9日上午,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庆典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同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宣示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未来的坚定意志。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习近平主席走向主观礼台,观众席上响起一阵阵热烈掌声。习近平主席向大家挥手致意。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钟楼上,巨大的自鸣钟指针指向10时,悠扬的钟声响彻红场。俄罗斯军乐队奏响《神圣的战争》乐曲,仪仗队护卫俄罗斯国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旗入场。这是一场缅怀历史的检阅,一场纪念胜利的庆典,更是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宣示。普京在致辞中说,苏联以数以千万的牺牲捍卫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自由。我们将永远铭记胜利的时刻,继承父辈遗志,团结一心,永远维护神圣的荣光。中国人民英勇抗战,我们高度赞赏中国人民为开辟人类共同未来作出的贡献。“胜利是神圣的,历史不容篡改,胜利者不容侮辱。历史和公正永远在我们一边。”一首首乐曲雄壮激昂,一阵阵呐喊响彻云霄,受阅部队如滚滚洪流阔步前行。这一刻,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大雪纷飞,德军兵临城下。数万苏联红军在红场阅兵结束后开赴战场,奋勇御敌。“祖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的士兵们说出这样的誓言。1945年5月9日,苏联播音员尤里·列维坦在无线电广播中宣读了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书,聚集在红场的人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喜极而泣,迎来胜利的黎明。彼时,数千公里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起全国人民参加抗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启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多少国破家亡的悲怆,多少不屈不挠的抗争,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举,多少来之不易的胜利,镌刻于历史,铭记在心间。“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中国、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5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表达了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80年,正义的力量永存,和平的光芒永照。“5·9”胜利日是俄罗斯人民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节日。来自中国等10多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方队受邀参加了阅兵式。五星红旗飘扬,伴随着《保卫和平进行曲》的旋律,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02名队员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走过观礼台。青春的面庞、刚毅的眼神、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精神风采。习近平主席起身伫立,向战士们致意。观礼台响起热烈掌声。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坐在习近平主席右边的是曾经参与解放柏林战斗的百岁老战士叶夫根尼·兹纳缅斯基。看到英姿勃发的中国军人,他向习近平主席伸出大拇指,眼中流露着由衷钦佩。习近平主席微笑回应。10年前,从莫斯科红场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从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到中国九三阅兵,同样的旌旗猎猎,同样的铁甲洪流,同样的呐喊震天。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见证了两场承载历史正义的纪念活动。犹记得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宣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历史的回响中,我们重温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坚守和平与正义的追求。今天,人类历史行进到新的时空坐标。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俄再次并肩携手,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发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俄中两国元首共同出席此次庆典,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汇聚起正义和团结的力量。”庆典现场,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的笑容中带着期待:“今年9月我们还要赴华参加纪念活动,让我们把胜利的事业延续下去。”80年,英雄的精神不朽,患难与共的情谊永恒。从“鹰击长空”、阻击日寇的苏联援华航空队,到向苏方提供第一手情报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再到两国携手在大漠戈壁开辟的国际“生命线”,习近平主席讲述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让人们重温峥嵘岁月中两国人民结下的生死情谊,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持续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是传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应有之义,是双方彼此成就、促进各自发展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时代呼唤。”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俄关系的世界意义。普京总统表示,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意义重大,不仅将为俄中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俄中始终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两国友谊牢不可破。”俄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知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习近平主席出席这场庆典,向世界传递清晰信号。“我们的二战史观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俄中在阅兵场上同行,在国际事务中守望相助。我们唇齿相依,肩并肩,背靠背。”塔夫罗夫斯基说。参加庆典的俄罗斯退休军官伊戈尔·阿辽申说,俄中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互尊重,团结协作,不仅有助于双边关系发展,更将增益全球共同福祉。80年,胜利之光穿透历史的天空,照亮现实,启迪未来。红场边的亚历山大花园,无名烈士墓前,一顶钢盔,一面红旗,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象征着顽强不屈的生命,象征着永不向侵略者低头的革命精神。9日上午11时25分,习近平主席同参加庆典的其他国家领导人一道,将鲜花敬献在烈士墓前,肃立默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之所以神圣,不仅在于亿万生命为此流血牺牲,更在于它终结了战争,开启了和平,抵御了野蛮,复兴了文明。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战机编队拉烟飞行。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1945年,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余烬之上的联合国,寄托人类新愿景,开启合作新篇章。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80年后的今天,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关键时刻,大国如何展现担当、引领进步方向?5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谈时表示,中方将同俄方一道,肩负起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责任,挺膺担当,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决捍卫中俄两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携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历史在召唤,世界在期待,人类继续挽起团结的臂膀,迈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愿和平正义之光,长久照耀人类历史新征程。策划:倪四义 胡晓光 韩墨主笔:韩梁 赵嫣 温馨参与记者:刘恺 缪晓娟 孟菁

2025-05-12 22:48:54
新闻图片
拾光纪·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这些场景令人难忘

与普京交流近10小时、在红场与俄罗斯老兵亲切互动、一个下午五场双边会见,习近平主席的俄罗斯之行成果丰硕、意义深远。一起回顾这些精彩场景,看大国外交铁肩担道义,历史鉴未来。责任编辑:蒋雪鸿

2025-05-12 22:37:13